兵團農業機械化程度高,農業規?;a、產業化經營條件好,在糧棉油、果蔬生產等方面優勢明顯,要在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習近平
數次刷新高產紀錄,靠什么?——來自六師奇臺農場的報道
風吹麥浪滿地金,又是一個豐收年!
日前,從六師奇臺農場傳來好消息:經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測定,奇臺農場二十二連冬小麥高產示范田單產達到863.8公斤,創新疆冬小麥高產紀錄!
這已是奇臺農場第三次刷新新疆冬小麥高產紀錄。此外,該場還曾5次刷新全國玉米高產紀錄。
穰穰滿家,得之不易。一個資源稟賦并不突出的團場,是如何做到接連刷新糧食高產紀錄的?帶著這個問題,日前,記者深入奇臺農場尋找答案。
現場直擊:
8月3日,在奇臺農場二十二連的一片玉米地里,記者見到了還沉浸在今年小麥豐收喜悅中的職工邵大文。
邵大文是科技種糧的受益者,今年種了22畝玉米、53畝冬小麥,他種植的冬小麥創造了新疆冬小麥高產紀錄。
“能有這么高的產量,是因為地好?!鄙鄞笪母嬖V記者,自家的麥田是高標準農田,旱能澆、澇能排,小麥從播種到收割全程機械化,小麥收割后,運糧車直接拉到收糧點交售,當天就能拿到售糧款。
“地里種的都是糧食,不怕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賠錢?”記者問。
“不會賠錢!現在種糧享受的補貼很多,有種糧補貼、規?;N植補貼、大豆玉米套種補貼,買農資貸款也有優惠政策。我家的地是高標準農田,不用看天吃飯,旱澇保收,收糧企業保底價收購,種糧有賺頭?!鄙鄞笪恼f。
記者隨后采訪奇臺農場農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孫志遠,證實了邵大文所言非虛,也讓記者找到了奇臺農場接連刷新糧食高產紀錄的“秘訣”。
穩面積,是糧食豐收的基礎 — —奇臺農場采取領導班子成員包片、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包連、連隊“兩委”成員包戶的方式,將糧食種植任務分解到各連隊。各連隊采取小麥、玉米、經濟作物輪作的方式,抓好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把糧食種植面積落實到戶,形成全場上下層層抓落實、共同扛起保障糧食供給責任的局面。今年,奇臺農場總播面積37萬畝,其中糧食種植面積就有30.34萬畝。
用良種,是糧食豐收的關鍵 — —
奇臺農場以“穩穗數、增粒數、爭粒重”為目標,積極引進推廣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良品種,持續優化糧食作物品種結構,以小麥、玉米等為重點,加大糧食作物新品種引、育、繁、推力度,引進推廣了一批適合機械化生產、高產優質的新品種,讓種植戶用好種子種出好糧食。
良種配良田,種出好收成 — —
奇臺農場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建成17.65萬畝“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確保糧食穩產增產。
良田配良法,是豐產豐收的“法寶” — —
奇臺農場堅持以科技賦能農業生產,糧食種植實現全程機械化,使用滴灌、測土配方施肥、化除化控等先進種植管理技術,進一步節本增效,為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供了技術保障。奇臺農場還大力開展“三個一萬”高產創建工作,即創建單產達到800公斤的1萬畝冬小麥高產示范區、單產達到650公斤的1萬畝春小麥高產示范區、單產達到1500公斤的1萬畝玉米高產示范區。通過高產示范創建,輻射帶動周邊團場和地方縣鄉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調動職工群眾種糧積極性 — —
奇臺農場全面落實糧食生產獎補政策。截至目前,該場共發放實際種糧一次性補貼資金近600萬元、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近3500萬元。
不僅種糧有補貼,創高產還有獎勵。今年,奇臺農場對完成小麥和玉米種植任務,且小麥和玉米單產均達標的連隊,予以5萬元獎勵;對完成小麥和玉米種植任務,且小麥或玉米單產單項達標的連隊,予以3萬元獎勵;對小麥、玉米單產創國家、自治區、師市、團場、連隊紀錄的種植戶,分別予以3萬元、2萬元、1.5萬元、1萬元、5000元的獎勵。
“一套增產提質‘組合拳’下來,想不豐收都難!”孫志遠自豪地說。
背景延伸:
奇臺農場確保主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產量不斷提高,除了自身努力,還得益于兵團加強政策指導、強化科技裝備支撐、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等一系列有力舉措。
“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秉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糧食安全。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兵團堅決扛起保障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把確保糧食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將穩糧放在農業生產首位,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
國家統計局兵團調查總隊日前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兵團夏糧實現種植面積和產量雙增長,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再奪豐收,預計夏糧產量達107.3萬噸,比上年增長7.3%,其中冬小麥總產 51.82 萬噸、春小麥總產55.48萬噸。
前景展望:
奇臺農場黨委書記、政委楊明超表示,農場黨委將深入貫徹落實兵團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做好耕地保護工作,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積極探索提升糧食單產水平新路徑,持續挖掘糧食增產潛力,擦亮“兵團糧倉”這張名片。
楊明超介紹,奇臺農場建立糧食種植任務分配明細臺賬;定期調度、通報各連隊糧食生產情況,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管理措施落實到位;出臺糧食生產工作考核機制,為糧食增產打下堅實基礎。
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開展糧食作物高產試驗示范,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農業生產裝備水平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計劃 3年內建成 32萬畝高標準農田,重點打造小麥、玉米高產示范連隊。到2023年,將實現5個連隊高標準農田建設整連推進,推廣和落實良種良法技術,形成可看、可學、可借鑒、可復制的主要農作物超高產栽培管理模式。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事糧食生產,引進糧食深加工龍頭企業,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打造知名品牌,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婭莉 實習生 王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