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遍布,飛鳥鳴唱,樓房鱗次櫛比,道路四通八達。行走在一師阿拉爾市,記者深深陶醉在秋天的動人畫卷里。
不望天山山頂雪,錯把南疆當江南。一師阿拉爾市成功創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如今,這一“塔河明珠”在南疆大地熠熠生輝,在大漠邊緣散發著迷人魅力。
城鎮化建設:兵團南疆中心城市功能發揮更有力
清晨,金色的陽光灑向這座年輕的城市,一輛輛嶄新的新能源公交車徐徐駛出車站,行駛在城市的各條街道。今年,一師阿拉爾市投資1500萬元購置20多輛新能源公交車,讓生活在這里的職工群眾出行更為便利。
藍天碧水、綠樹成蔭,隨著城市空間布局不斷優化、生態建設不斷加強,市民們休閑娛樂場地和設施越來越完善。除了胡楊河濱水公園、屯墾文化公園,近年來,一師阿拉爾市還新修了不少城市綠道,沿著軍墾大道一路前行,每隔500米便可見到一座“微公園”,讓市民們出了家門即可見綠。
在濃濃綠意里,記者來到阿拉爾市青松路街道陽光社區的書畫室,見到正在練習書法的市民楊根緒。作為社區的老居民,他見證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變化。
“過去小區環境臟亂差,路上總是覆著一層土,遇到大風天迎面幾乎看不清人?!睏罡w回憶道,“這些年,隨著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小區的道路硬化和綠化都很到位,我們生活得越來越舒心!”
一師阿拉爾市全面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近5年累計投資100余億元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楊根緒所在的陽光社區也啟動了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投資168萬元用于基礎設施改造,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居民幸福指數持續提高。
今年,77歲的張華英老人乘飛機回了趟安徽老家,圓了多年的夢想?!案杏X像做夢一樣!”張華英感慨地說,現在出行,既可以坐火車還可以乘飛機,到哪兒都方便。
“城市建設,交通先行?!币粠煱⒗瓲柺薪煌ㄟ\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吳孟龍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一師阿拉爾市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被命名為“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近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超100億元,建成6條對外聯通的骨干公路,阿拉爾塔里木機場順利通航,阿克蘇至阿拉爾鐵路也已開通運營,一師阿拉爾市作為南疆兵團中心城市的功能發揮得更為有力。
發展優勢產業:建成年產值過億元連隊近60個
金秋時節,瓜果飄香。記者走進十一團冬棗園,只見一串串冬棗壓彎了枝頭,種植戶們忙著在樹間采摘,處處歡聲笑語。
“10年前我開始種植冬棗和灰棗,年均收入10萬元左右,今年能超過20萬元!”職工戶龍輝笑得很開心。
“這些年我們家買了車,還在阿拉爾市區買了房……”戶龍輝正興奮地和記者說著話,一抬頭,看見疆南五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雷露蕾正向他走來。
為保證冬棗的新鮮度,雷露蕾安排種植戶們上午采摘,下午就將冬棗包裝發貨,這些天她從早忙到晚,聯系冬棗銷售事宜。
“我們已經售出700多單冬棗,現在正是銷售旺季?!崩茁独僬f,大量果品依托電商平臺“走出去”,進一步提升了師市優質果品品牌影響力。
十一團黨委副書記、副政委歐陽皓介紹,位于沙漠邊緣的十一團晝夜溫差大,生產的冬棗口感脆甜,備受市場青睞,全團冬棗種植面積已超過5000畝,畝均效益達到3萬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師阿拉爾市依托資源優勢做強支柱產業,形成以棉花、紅棗等具有本地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
2021年,一師阿拉爾市第一產業增加值達175.84億元,是10年前的兩倍多;人均生產總值達8.9萬元,年產值過億元連隊有近60個。
增強綜合實力:形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工業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師阿拉爾市不斷推進新型工業化,集聚產業,帶動城市經濟發展。
在新疆新聚豐特種紗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環錠紡、氣流紡等生產線滿負荷運轉。新疆新聚豐特種紗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蔣東旭說,今年1至8月,公司實現產值4.6億元。
離生產車間不遠的地方,是這家公司二期項目建設區。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平告訴記者,目前300臺織布機正加緊安裝調試,二期項目計劃10月份投產。
“這里有優惠的產業政策、有良好的營商環境,我們公司落戶阿拉爾市是非常正確的選擇?!蓖跗秸f,阿拉爾市中泰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可以為企業提供原料,企業生產的產品又能直供下游企業。
近年,一師阿拉爾市堅持把工業經濟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和強師之基,將資源向工業匯聚、將政策向工業傾斜,成功申報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此外,新農乳業被認定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阿拉爾桐昆紡織產業園填補了西北地區聚酯纖維產業空白,形成了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工業體系。
以工業之“穩”帶動經濟社會發展之“進”。2021年,一師阿拉爾市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72億元,較2012年增加31億元。今年前8個月,師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穩步增長,產業集聚效應不斷釋放,助力大漠邊緣的這座軍墾新城正快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