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強化黨建引領推進鄉村振興——
田疇沃野滿目新
一座座新居錯落有致,一項項產業生機盎然……一幅連隊美、產業強、職工群眾富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兵團鋪展開來。鄉村振興加快推進的背后,躍動著兵團不斷加強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根基、增進人民福祉的有力脈搏,凝聚著兵團基層黨建工作迸發出的磅礴力量。
近年來,兵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切實把黨建資源轉化為鄉村振興資源、把黨建活力轉化為鄉村振興動力、把黨建成效轉化為鄉村振興成果,讓“黨建+鄉村振興”煥發出生機活力。
筑牢鄉村振興主心骨
10月20日,走進一師二團新井子鎮四連,干凈整潔的柏油路串聯各家,一排排房屋嶄新整齊、一座座標準化養殖圈舍拔地而起……
“現在連隊黨支部帶頭,整治環境、硬化路面,我們干啥都有勁頭?!倍F四連群眾門翠玲說。
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得如何?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得如何?這些考驗著黨支部的凝聚力和組織力。
四連黨支部嚴格開展黨員先鋒指數活動,引導黨員立足本職崗位踐行黨員承諾,壓實黨員責任、當好服務表率。近年來,該連隊積極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房屋修繕等項目,為職工群眾辦理、解決重大事件8件、訴求50多件、難題100多個。2021年,二團新井子鎮四連黨支部獲評一師阿拉爾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班子強起來,人心聚起來。黨支部建強了,連隊的發展就有了主心骨。
四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王發光說:“我們圍繞‘黨建+’模式,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營造‘黨員領頭干、大家跟著上’的濃厚氛圍,連隊產業旺了、環境美了、職工群眾的生活‘有里有面’?!?/p>
抓住“關鍵少數”,選拔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人才,選優配強領導班子;從致富能手、大學畢業生等群體中選育建強連隊“頭雁隊伍”;從產業帶頭人、種養殖大戶等群體中發展黨員……兵團各團場、連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引領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
10月28日,在七師一二九團八連辣椒示范田里,職工群眾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去年,我加入合作社后種植了50畝辣椒,采用‘訂單產品市場價收購+年底分紅’的模式,獲得了17萬元,比單打獨斗省心很多。要是算上年底分紅,估計今年年底,我的收入還能增加不少?!卑诉B職工王占志說。
近年來,一二九團黨委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團場16個連隊由黨支部引領,各連隊按照“一連一品”的要求發展高效特色農業,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社+職工”的模式,鼓勵更多的職工群眾加入合作社,引導特色種植業或養殖業向規?;l展。今年截至目前,一二九團有9個連隊產值達到億元。
兵團各團場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產業發展中的政治引領作用,實施黨支部帶領專業合作社發展、黨員帶領職工群眾致富行動,帶動職工群眾持續增收,不斷夯實團場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五師雙河市堅持黨建引領,推進“黨建+產業”,黨支部和“兩委”成員牽頭領辦合作社96家。五師八十九團二連黨支部領辦五元合作社,吸納212名職工入社,連隊職均收入22萬元。
該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楊忠華說,五元合作社按照“支部引領、能人牽頭、職工參與、自主創業”的思路,進一步增強連隊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向心力。
壯大鄉村振興生力軍
近年,兵團扎實推進人才振興工作,不斷改善基層創新創業環境和拴心留人環境,涌現出一批創新創業帶頭人,成了引領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被評為首屆“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標兵的九師一七〇團絲路沙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軍揚,大學畢業后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被分到了一七〇團。他在戈壁灘上種沙棘,一種就是十余年。
2019年,王軍揚牽頭成立了新疆金圣果農業專業合作社,合作社銷售沙棘果5700余噸,社員人均年收入突破7萬元?!拔沂峭辽灵L的兵團人,會一直守護這里的沙棘林,讓沙棘林不斷開出職工群眾的‘致富花’、結出鄉村振興的‘幸福果’?!蓖踯姄P說。
鄉村振興,人才是源頭活水,也是創新引擎。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不斷匯集,各類人才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四師六十六團八連是該團最偏遠的一個連隊,如今已成為景色宜人的“網紅打卡地”。
該團八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陶大志帶領連隊黨支部,大力推行以薰衣草、大馬士革玫瑰種植為特色的“一連一品”發展模式,同時發展以農家樂旅游為核心的休閑觀光農業,有效拓寬了種植戶的增收渠道,連容連貌大幅改善,八連一躍成為疆內外游客旅游必去的“網紅打卡地”。
兵團既積極引進外來人才,也注重扶持本土“能人”,為人才搭建干事創業平臺,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優化完善人才評價考核制度,在發現人才、聚集人才、激勵人才、用好人才等方面下功夫,建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2018年至2021年,五師雙河市有484名優秀人才被納入連隊“兩委”后備人才,基層拴心留人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八師各團場積極聘任“產業振興”經濟能人,鼓勵連隊經濟能人發揮聰明才智,為連隊經濟發展出謀劃策;九師積極爭取師職業技術學校在團場建立教育培訓實踐基地,加大團場“田秀才”“土專家”人才培養力度。
人才先行,積蓄鄉村振興力量。兵團各團場在“選育帶管用”上下真功夫,培養人才,不斷充實鄉村振興一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