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hlump"></em>
    1. <rp id="hlump"><acronym id="hlump"><input id="hlump"></input></acronym></rp>

    2. <button id="hlump"><tr id="hlump"></tr></button>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新疆農墾科學院博士服務團: “組團式”援疆結碩果

      作者: 徐敏    來源: 兵團日報    日期: 2022-12-17

      新疆農墾科學院博士服務團成員在八師一五一團養殖場向養殖戶了解養殖情況(資料圖片)。 新疆農墾科學院 提供

        新疆農墾科學院省部共建綿羊遺傳改良與健康養殖國家重點實驗室入選2022年中國科協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多個項目獲批“十四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兵團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搭建完成草食動物全組織轉錄組數據庫平臺任務……兩年來,新疆農墾科學院博士服務團“組團式”援疆結出了累累碩果。

        2021年以來,中組部、團中央選派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傅祥偉、揚州大學教授王夢芝、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楊慶勇、農業農村部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副研究員張乾義、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周海賓等人,作為全國首批“組團式”選派人員,服務新疆農墾科學院的省部共建綿羊遺傳改良與健康養殖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綿羊國重”)。

        “我們是黨培養的博士生,發揮特長支援邊疆建設,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背醯奖鴪F,顧不得休整,服務團成員便深入團場、走進牧區,調研了解疆內種植業、養殖業的發展情況,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服務團成員去八師一五一團、六師共青團農場等地考察,撰寫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規模養殖的智慧化發展調研報告》《對我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的分析與思考》《關于加快新疆農作副產及飼草資源數字化和工業產品化的建議》等報告,為兵團畜牧業、養殖業的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組團式”援疆工作開展以來,服務團成員積極推進“綿羊國重”定期學術交流相關工作,舉辦“綿羊國重”實驗室學術講座26期,參加人數達900人。2021年年底,“綿羊國重”在新疆農墾科學院年終考核中名列第一,并榮獲第六屆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稱號。

        借助新疆農墾科學院“綿羊國重”平臺,服務團成員發揮特長,在重點實驗室建設、兵團飼草資源與動物營養調控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

        根據自身專業優勢及特長,傅祥偉籌建了配子與胚胎冷凍實驗室平臺,開展綿羊卵母細胞體外成熟、體外受精,卵母細胞和胚胎冷凍保存的科研工作。針對牛羊養殖中存在的“喂養粗放”、飼料轉化率低等問題,王夢芝積極推廣專業養殖技術,為養殖戶提供階段性均衡精準營養技術咨詢與現場指導服務。

        為解決養殖飼草短缺問題,楊慶勇與王夢芝合作開展“新疆農作副產及飼草資源數字化與工業化飼料開發”調研與研發工作,并開展新疆主要農作物資源飼料分類分級評定和數據庫共享信息平臺的搭建工作;依托“綿羊國重”建立的新疆地區牛羊病原庫,張乾義積極開展牛、羊高發性動物疫病流行病學、系統發育及分子進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了牛、羊呼吸道疾病等高發性動物疫病的檢測平臺。周海賓制定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實施方案,為“十四五”期間加快推進新疆和兵團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提供了指導。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痹诼男袓徫宦氊煹耐瑫r,服務團成員還通過開展培訓、“傳幫帶”等形式,幫助新疆農墾科學院提高學術水平和技術能力,為當地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促進了兵團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最美天山千堆雪,不辭長作牧羊人?!蓖鯄糁ド钋榈卣f道。為期兩年的援疆工作即將結束,但是服務團成員已經深深愛上了兵團。

      [責任編輯:周倩]
      0100701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14959
      4k岛国人妻制服丝袜无码
        <em id="hlump"></em>
        1. <rp id="hlump"><acronym id="hlump"><input id="hlump"></input></acronym></rp>

        2. <button id="hlump"><tr id="hlump"></tr></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