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hlump"></em>
    1. <rp id="hlump"><acronym id="hlump"><input id="hlump"></input></acronym></rp>

    2. <button id="hlump"><tr id="hlump"></tr></button>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點滴微光照亮道德星空 凡人善舉匯聚時代力量

      作者: 姜小薇 徐彤彤    來源: 兵團日報    日期: 2023-03-31

      點滴微光照亮道德星空 凡人善舉匯聚時代力量

      ——第八屆兵團道德模范群像掃描

        他們用愛心為社會與他人撐起一片藍天,他們的德行善舉弘揚了社會正氣,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誠信的真諦,他們用心澆灌民族團結之花,他們為祖國和人民的事業默默付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道德模范。

        道德模范是奮斗的前行者、社會的引領者。日前,第八屆兵團道德模范名單出爐。這些由兵團廣大職工群眾推薦評選出來的道德模范,是一面面旗幟、一個個標桿,鼓舞斗志、凝聚人心、催人奮進。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每一位從時代浪潮中脫穎而出的兵團道德模范,都有一個感人暖心的故事;每一個不同尋常的故事,都折射出時代的光芒、書寫著時代的感動。

        不變的堅守 詮釋真誠的初心

        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斗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平凡的人也能獲得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工作也能創造不平凡的業績。兵團道德模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

        堅守,只因對事業的熱愛——

        “2017年,我退休了,大家舍不得我,我又被返聘,回到醫務室。大家需要我,我就繼續工作?!苯衲?6歲的馬合木提江·阿合買提江是四師六十九團十二連衛生員,在基層工作了40多年,至今仍堅守在崗位上。

        多年來,馬合木提江·阿合買提江用醫者仁心,為連隊和地方職工群眾看病抓藥、消除病痛,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賴。提起馬合木提江·阿合買提江,大家都說:“他看的是病,暖的是心?!?/p>

        堅守,只因肩上的責任——

        八師一五〇團地處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東西北三面環沙。多年來,面對頻發的風沙災害、惡劣的生態環境,這里的職工群眾堅持不懈造林、護林。

        上世紀60年代初,馬宗輝來到一五〇團,將胡楊樹種播撒在沙漠邊緣。后來,他又讓從部隊復員的兒子馬曉華跟著自己在林業站工作。種樹、澆水、除草、修枝、打藥、補苗……父子倆管護著一萬多畝國家級公益林和300多畝防沙基干林。

        2006年,馬宗輝去世,護林的責任落在了馬曉華肩上?!皬?995年成為護林員后,我的生活便再也沒有離開過樹。接過父親的接力棒,完成父親未盡的使命,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瘪R曉華說,自己的愿望就是一直堅守在“沙海半島”,看好這片林、守好這片綠。

        堅守,只因濃濃的親情——

        百善孝為先。在十四師四十七團敬老院工作的23年里,舒萬福沒有說過什么豪言壯語,無怨無悔、盡心盡力地照顧每一位老人;三師四十一團西湖社區居民帕提古麗·亞庫普十年如一日照顧因病臥床不起的公公,用心、用愛詮釋著人間真情;29年來,七師農科所干部唐新華悉心照顧母親和奶奶,以拳拳之心報答養育之恩……

        不同的選擇 傳遞同一種力量

        人的一生面臨很多選擇,有一些選擇,讓人潸然淚下;有一些選擇,讓人肅然起敬。

        生死時刻,他們選擇了救人——

        “快來人!快來人??!救命啊……”2020年8月29日下午,家住十二師一〇四團西城東社區的姚志強聽到一陣急促的呼救聲,立即出門向著聲音發出的地方跑去。趕到事發地點,姚志強發現鄰居劉建軍渾身是血、捂著頭從自家院子里向外跑,身后是手中揮舞著菜刀的歹徒。眼看歹徒就要追上劉建軍,姚志強顧不得自身安危,大喊著“把刀放下!”,隨手抄起身邊的木板沖了上去。

        面對身材高大、手持利器的歹徒,姚志強用盡全力揮舞著木板,找準時機將歹徒手中的菜刀拍落。搏斗中,盡管手中的木板被打斷,但想到身后已經受傷的劉建軍,姚志強絲毫沒有退縮,最終將歹徒逼到了一個角落。后來,民警及時趕到,擒獲了歹徒,劉建軍夫婦也被送往醫院,姚志強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回憶起這段經歷,姚志強說:“當時,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救人,哪怕再來一次,我還會這樣選擇?!?/p>

        救下輕生女子,勇救落水兒童……和姚志強一樣,姜迎春、朱傲然、王世軍、閆文科也在危急時刻不畏艱險,義無反顧地選擇向危難者伸出援助之手。

        “我的一顆心都留在這兒了?!睆暮痹皆鴪F,“全國模范教師”尹才華說,這是自己最驕傲的選擇。

        11年前,尹才華帶著期待和憧憬從湖北省潛江市出發,來到五師八十八團學校,成為一名援疆教師。很快,半年的援疆工作結束,舍不得可愛的學生、熱情的同事,尹才華作出一個選擇——再援疆3年。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轉眼3年又過去了,援疆期滿的尹才華萌生了“留下來,一輩子留在兵團”的念頭。

        父母年紀大了,妻子在家鄉有穩定的工作,兒子剛滿12歲正處于學習成長的關鍵時期……尹才華深知,“留下來”3個字說起來簡單,要做到卻很不容易。這一次,他將作出怎樣的選擇?

        2015年9月,尹才華調到八十八團學校工作的申請得到有關部門批準。懷著對家鄉的眷戀和不舍,尹才華攜妻帶子舉家遷往八十八團,正式成為一名兵團教師。

        平凡的故事 折射時代的榮光

        總有一種感動刻骨銘心,總有一種精神激勵我們闊步前行。在平凡的生活中,兵團道德模范積極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帶動更多身邊人向上向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16歲,被確診為重癥肌無力,出現吞咽困難、呼吸費力、聲音嘶啞、吐字不清等癥狀;18歲,經歷了人生第一次病危:肺部嚴重感染、無法自主呼吸;2019年5月,因呼吸衰竭被送至醫院,因醫藥費不足通過水滴籌平臺發起眾籌;2021年,向水滴籌平臺提交申請,將當初籌到的126482元錢退還給幫助過自己的3565位好心人……這就是十四師二二四團四連職工苗彥彥的故事。

        “錢可以還清,恩情是還不清的,愛是一種能量,激勵著我前行,我會把它傳遞下去?!备惺苓^他人的溫暖和善意,苗彥彥這個勇敢、樂觀、堅強的女孩決定,一定要盡己所能帶給更多人溫暖。

        在一師阿拉爾市,有一支以“胡楊”為名的民間救援隊。救援隊以緊急救援為宗旨,以拯救生命為信念,開展水域救援、沙漠救援、城市搜救等救援服務。多年來,作為隊長的羅彥森無數次帶領隊員向險而行,奮戰在應急救援一線,用生命營救生命,用愛點亮希望之光。

        “隨著大家對公益事業關注度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人加入了救援隊、志愿服務隊等公益組織,我發自內心感到高興?!绷_彥森說,幫助他人是件快樂的事情,希望救援隊能影響更多人,把溫暖傳遞下去。

        “為了寫稿子,不要命了?”這是家人的埋怨,也是兵團日報社記者蘭玲玲寫好每一篇新聞稿件的決心。

        蘭玲玲在距離哈薩克斯坦邊境線只有8公里的團場長大,從小耳濡目染老一輩軍墾人身上特有的品質,他們對祖國、對新疆和兵團的熱愛,以及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成為她努力做一名好記者的動力。

        多年來,蘭玲玲風塵仆仆奔走在天山南北,只為第一時間完成好采訪任務,在經濟、人物、重大典型、深度報道等方面,寫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影響力、受到讀者廣泛好評的稿件,被大家稱為“最拼的人”。

        德潤人心,德行天下。隨著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加強,道德模范評選、表彰、宣傳工作持續開展,兵團上下形成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興起了崇尚模范、關愛模范、爭當模范的時代風尚。一批批道德模范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以點滴之力匯聚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責任編輯:周倩]
      0100701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82744
      4k岛国人妻制服丝袜无码
        <em id="hlump"></em>
        1. <rp id="hlump"><acronym id="hlump"><input id="hlump"></input></acronym></rp>

        2. <button id="hlump"><tr id="hlump"></tr></button>